星期二, 十一月 07, 2006

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里有一句话: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乐是舜的音乐,武乐是武王的音乐。因为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所以未尽善。

孔子把“美”和“善”区别开来,犹如符号语言学(Semiotics)把直接意义(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区别开来一样。这里的“美”属于直接意义的范畴,不同于美学中广义的“美”;而“善”则属于内涵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他把音乐的内涵与他的理想意识形态“仁”做比较,认为符合“仁”的才是“尽善”。于是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两套衡量艺术作品的方法产生了——形式上的“美”和内涵里的“善”。衡量形式上的美的标准,不管时代和时代之间,地域和地域之间的差别多么巨大,大都与政治无关。而衡量内涵里的“善”,就经常要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摆布了。尽善尽美固然是好,但是如果要我在两者中取舍,我会怎么做呢?

有多少作品在当时被认为是缺乏深度的形式主义败作,却奇迹般的流传至今?又有多少作品阿谀于主流意识形态,一心想“尽善”,却随着意识形态的消亡,迅速地被人永远遗忘?

音乐的承载的直接意义比它的内涵有着强大许多的生命力,因为判断内涵善恶的标准在相对的时间和空间中不断的变化,而衡量直接意义的尺度很多来自人类的天性。

经典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如果贝多芬没有把拿破仑的名字从手稿上抹掉,《英雄》的光辉就黯淡了么?

鬼才会在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