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三月 10, 2009

谁杀死了报纸?

总是有人担心新兴媒体的出现会令另外一些媒体消失。可是这种担心从来没有成为过现实,电视没有杀死报纸,也没有杀死广播。可是,这种论调如今正在抬头,因为我们正亲眼目睹着报纸慢慢地死在互联网的刀下,至少是慢慢地变成植物人。

美国的报业陷入困境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次经济危机只是火上浇油而已。报纸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也轻。难道真的是像有些老编说的,人心不古,没人喜欢高质量的新闻了么?

不是。美国人评判新闻质量的一条最高的准则是它的故事性。媒体学者Shanto Iyengar早在80年代就发现美国大众传媒的新闻大多数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他把这种现象叫做“episodic framing”。而新闻系的课程也一直把如何讲好故事作为首要的新闻写作技能来培养。美国人对于故事的迷恋无以复加,以至于对抽象描述的新闻很少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一切都很美好。报纸,新闻社派一大帮记者出去收集吸引人的故事,回来写成新闻给公众看,有了眼球,报纸也有了广告收入。可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公众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制作内容,捕捉记者们捕捉不到的。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新闻专业的背景,但是和记者们比较,公众代表着一个可怕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在任何地方捕捉瞬息万变的能力,而且不收费。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编辑David Griffin曾经讲到过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出去拍英国的史前石柱。对于这个已经被拍烂的景点,这位摄影师费尽心机和当地政府沟通,终于获得批准在石柱下面放置多个闪光灯,以得到戏剧化的效果。Griffin随后到flickr上去搜索了一下石柱的照片,发现多张更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一位商业分析师正巧拍到了一道彩虹跨过屹立着的石柱群。老实说,记者们其实是在和无数个“上帝的眼睛”竞争。第二,互联网让访问信息的机会变得均等。纽约时报的网址和任何一个博客的网址同样都是浏览器地址栏的一行字。搜索引擎也主要是以流量,而不是以新闻界的名气来对网址进行排名。当内容的制作和发布的方式都被互联网悄悄改变的时候,记者们赖以为生的讲故事的话语权也渐渐的被剥夺了。谁说只有记者才能讲出好的新闻故事?谁说要付印刷厂的钱才能让人看到自己写的故事?虽然真正在写故事的人只是公众中的一小部分人,但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报纸已经不是一个听故事的乐园了,至少它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吸引人了。当读者和广告大量流失的时候,报纸就陷入了一个越是没人看,越是讲不出好故事,越是讲不出好故事,越是没人看的恶性循环。

美国人对于故事的喜爱后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他们喜欢不抽象,好理解,不需要费太多脑筋的内容。说的绝对一些,有故事文字的时候,就不看抽象文字;有图片故事的时候,就不看文字故事,有视频故事的时候;就不看图片故事。一分钟前我在google上搜索奥巴马就职典礼,第一条出来的不是报纸网站,不是电视台网站,而是youtube。在看了youtube上视频了以后,我还需要记者们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么?嗯,可能有人会说,视频只是记录,报纸可以提供给你多样性的看法和意见。好吧,要比意见的多样性,那视频下面几千个观众的留言和报纸比,多样性如何?嗯?报纸是代表的“精英意见”?谁在乎精英们说什么,让精英们见鬼去吧!

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不少报业人开始反思增加多媒体的网络内容到底是不是一条出路。报纸网站多媒体新闻的增加并没有把纸质媒体流失的读者变成网站的流量。盲目的制作视频音频内容只有让报纸更加偏离文字的本质。我的水晶球里显现的是如下的画面:为了争夺眼球,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兼并,不仅是报纸的兼并,而是巨型媒体公司把报纸和电视在网络平台上整合,来满足大部分受众的需求。Authenticity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Google究竟还是把Blog搜索从一般的搜索中剔除出来,以免结果被污染;一小部分的报纸会杂志化,专门提供所谓的“精英意见”给那一小部分在乎的读者看。美国人会在屏幕前继续津津有味的欣赏引人入胜的故事,但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将不复存在……

星期三, 十月 22, 2008

关于巴洛克音乐的讨论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东西方艺术风格的差异,有人提到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总结为“不简约,艳丽,奢华”。我做了下面的回复。


说到巴洛克,建筑我不太懂,说说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吧。如果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都不简约,艳丽,奢华的话,我觉得不尽然,具体还要看作曲家。亨德尔绝对是奢华和艳丽的代表,听他的话我不能坚持超过30分钟,否则会想吐。维瓦尔第其次,但是多数作品还是宫廷气太重。J.S.巴赫是超越简约和复杂的大师,他最牛的地方就是在简和繁之间如入无人之境,由简演繁,由繁化简,都是信手拈来。他在《赋格的艺术》里演示的作曲方法,无不是从一句极其简短的旋律开始演绎至眼花缭乱的细节,而整个作品又可以用数学的计算回归到简单的原点。当听者重新体味到原点的时候,这个原点已经被听者的self consciousness升华了。

无论是音乐还是摄影,我理想中的最高境界是能给予观众一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体验。如此,东西方艺术的分界线也就变淡了。

星期四, 十月 09, 2008

“布鲁斯之王”演唱会

我过了三十岁后的那天,去看了B.B.King的演唱会。本来觉得会有很多黑人兄弟姐妹去看,出乎意料的是去的大都是四十岁以上的白人叔叔阿姨。奇怪的很。

B.B.King今年83岁了。精力比我还充沛。演出了50多年,足迹遍布90多个国家,还能这么享受每一场演出的每一分钟。有些艺人看的出就是把艺术当作一种职业,但是看了B.B.,觉得他真
的是打心底里的喜欢干这个。




听过他的唱歌,但是从来没听过他讲故事。不知道他那么喜欢讲故事,而且讲的那么逗。讲讲唱唱,Blues风格尽显。观众也是笑声不断。




与B.B.King同样具有传奇性的吉他Lucille




B.B.的长号手,最胖,台上最活跃,不吹的时候扭来扭去的不消停。




B.B.那吨位往那儿一坐,还是很有王者风范的。




给B.B.搭台的时候,他的一位贝斯手在台上闭目冥想。

星期五, 八月 29, 2008

数码技术和历史记忆

每次把照片从卡上拷贝到外置硬盘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有一个想法一晃而过:硬盘坏了这么办?2007年底开始到现在的所有照片都会丢失。好在最好的照片都已经上传到flickr。那其他那些照片呢?就这么丢了?
数码照片的存储不仅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很多新闻摄影师也觉得有些茫然。哪些图片要存档?哪些不要?用什么格式存档?存到什么介质里去? (DVD?蓝光?本地硬盘?网络硬盘?)备份吗?

这些问号还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既然存了档,就是为了以后查询和调用的方便。图片数据库可搜索吗?访问权限如何管理?

数码技术的发展当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引出了很多问题。在2007年的一期《视觉传播季刊》上,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数码影像归档的问题(*注1)。几千年前的埃及纸草,挖出来还可以看到上面的文字,我们现在的电子信息几千年以后如何被人看到?无论是光介质和磁介质,寿命都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长,十几年到几十年。经常读取的光盘,说不定几年就坏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图像格式,还能被多少年以后的程序辨认?JPEG还好,各家的RAW格式呢?尼康佳能先不说,奥林巴斯倒了的话,那些用它的RAW格式记录的照片怎么办?就算Adobe继续支持,那也不是它的义务。

这篇文章指出,研究发现数码照片的存档率比胶片存档率低很多。胶片时代,报社几乎会归档每一张底片,而在数码相机横行的时代,删除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照片刚拍完,摄影师一看不满意,当即在相机里就删了;回到报社电脑屏幕上一看,不怎么样,鼠标一点,删了;图片编辑看着没新意,删了;记者看了,觉得和文章不配,删了;总编辑看,图片不够赚眼球,删了。这些被删掉的千千万万的照片,或许还有拷贝,或许永远的就这么消失了。多年前,克林顿和他的一位实习生拥抱的照片,被记录在一张底片上,静静的和许多更有“新闻价值”的底片躺在档案柜里,直到东窗事发。倘若是用数码相机拍的,这张爆炸性新闻图片的命运将会如何?

文章的作者们向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NPPA)的会员发了一个调查问卷,想知道他们在工作中是如何管理和归档数码照片的。绝大多是的被访者是摄影师和图片编辑。大约90%的被访者认为归档数码照片的最大的目的是保存历史记录。64%的人保存每一张菲林底片,而只有40%的人保存每一张数码照片。只有一半不到(4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有一个不错的数码照片归档的管理系统。26%的人认为他们那里根本没有什么这样的管理准则。这个研究还发现CD和DVD仍然是最流行的归档介质,便于搜索的数据库技术被使用的不多,而且只用一些发表过的照片和一些没有发表过的但被认为还不错的照片才会上这些数据库。

我完全理解文章最后表示的一些忧虑。既然是保存历史,那就应该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和标准,把现在混乱不堪的存档方法统一起来。否则我们现在所记录的历史,多年后虽不至于全部丢失,却也不免缺胳膊少腿。Adobe的XMP是我们的未来么?可能是一部分。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肯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加系统的管理方法,可以让我们:
(一)备份每一张照片,而不担心存储容量问题
(二)让每一张照片都可搜索,而不需要太多人工的关键字输入
(三)通过可靠的数据备份和转移技术来应付数码介质的生命周期和突发灾难引起的介质损坏。

*注一:参见Davenport, L., Randle, Q., & Bossen, H. (2007, December). Now You See It; Now You Don't. The Problems with Newspaper Digital Photo Archives. Visu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4(4), 218-230

星期四, 八月 14, 2008

Camera Profile Beta与Nikon Picture Control之比较

从workflow的角度讲,谁不想用ACR呢?毕竟ACR和Photoshop是整合的产品。但是很长时间,我一直坚持用Nikon自己的raw converter,原因是Adobe ACR对NEF的色彩还原实在是不敢恭维。虽然知道可以自己做camera calibration,但是实在有些麻烦。直到几天以前,听说Adobe Camera Profile Beta可以在ACR4.5里面达到和Nikon Picture Control一样的效果,急忙下载了试试。

从菜单上看,Picture Control (左)里有的,ACR(右)里面都有,包括standard,neutral, vivid, D2XMode1, D2XMode2,D2XMode3。很让人怀疑是反向工程。

menu

先来看一下,ACR 4.4,ACR 4.5 Standard和capture nx standard对于色彩的还原。很明显,ACR 4.4的色彩像是退了色一般, 而ACR Standard非常接近NX Standard对于色彩的解释,色彩饱和。但是仔细看,NX比ACR standard略亮一些。

Standard

在Vivid模式里,同样ACR Vivid十分接近NX Vivid,但是略暗,所以从感觉上来说,色彩比NX更加饱和一些。

vivid


ACR4.5和NX在D2XMode1里的表现和前两组对比如出一辙。

d2X1

结论:Adobe提供的Camera Profile提供了与Nikon Picture Control非常接近的色彩还原,其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luminosity 均值差一般都在0.4以内)。这意味着无论用哪一款尼康的数码单反,ACR都可以和Capture NX一样还原出一致的(consistent)颜色。三年多了,Adobe终于让我有了放弃NX的念头。对我来说,现在NX中唯一值得留恋只剩Control Point了。说不定有了Viveza,我就可以彻底离开NX了。

星期一, 八月 11, 2008

风城

去芝加哥的几天,天气非常凉快,凉到有人穿毛衣,还有人带绒线帽。

星期三, 八月 06, 2008

拍照片,学单词




几日前,在书店。

我端着我的老海鸥四处乱看,突然取景框里蹦进来一个陌生人,摆好了姿势,好像就等着我按快门。这老伯伯说“Take a picture for this conceited man”。他问我知不知道“Conceited”这词什么意思,我答不知。原来这词就是形容人自负,觉得自己漂亮。我还真是给他拍了一张,顺便学了个新词。不过这个老伯看上去还蛮儒雅的,不像自大狂。

离开书店的时候我还谢了他,他说:“下期的《国家地理》封面就是我了吧?”

如果下次碰到他,一定要把这张照片给他。

真逗。